
斷糖飲食正夯,人體奧妙無窮,養生觀點總是持續翻新進化,最近很夯的「斷糖飲食法」,吸引不少人以身試法,日本醫師親自嘗試後,3個月瘦了17公斤,他號稱此法只要嘗試3天就能有感覺,一起來看看這個最新的養生觀點吧。
斷糖飲食法
日本精神科醫師西脇俊二,同時也在金澤大學藥學系擔任約聘講師,他在50歲時實施「斷糖飲食法」,1個月就瘦了5公斤,第2個月又瘦了6公斤,3個月後整整瘦了17公斤。
他寫的新書《3天改變體質的斷糖飲食》,在保健養生類書籍排行榜上居高不下,「糖」, 在西脇俊二眼中是一種「疾病的根源」,還有「成癮性」,不僅會加速人體老化,造成精神異常,還會增加體脂肪、引發代謝症候群。
焦慮、反應遲鈍、影響工作或日常生活,嚴重時還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癌症、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疾病。
糖是諸多疾病的根源,女人常說自己有「甜點胃」,就是因為「糖中毒」,吃下糖分食物會帶來一種幸福感的幻象,不知不覺之間就攝取了過量的糖分。
若就西脇俊二的觀點,可以維持肌膚緊實彈性的膠原蛋白一旦被糖化,肌膚會變得乾燥鬆弛皺紋多,很容易顯老。
膠原蛋白若持續流失,不管補充再多鈣質或礦物質,骨骼強度會衰退,血管也會變成不堪一擊,有效「限糖」減肥更有效。
如果只是為了減肥,「限糖」即可有成效,但如果要預防或改善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就必須採用「斷糖」。
除了甜食之外,還有哪些食物也含有「糖」應該要禁食呢?
白飯、麵條、麵包等都含有糖份,碳水化合物含有糖份,吃起來卻不會有明顯的甜味,因此常讓人過度攝取了糖份,基本上1顆方糖的含糖量(約4公克),就足以使人維持在健康狀態。
但是一碗100公克的冬粉含糖量有20顆,同重量的白飯含糖量有9顆方糖,烏龍麵有7顆方糖,吐司也高達11顆方糖。
關注糖類攝取量比熱量重要。
西脇俊二建議的「斷糖飲食法」,至少要 3 天才能感覺到身體變化。
如果想要在料理中加入甜味,他建議使用成分天然,或是不易被身體吸收的糖醇。(例如赤蘚醇、羅漢果濃縮液、甜菊糖、甘草等)取代常見的白糖、砂糖、蜂蜜對外食者來說,他也有挑選的原則。
例如,可以選擇火鍋、燒烤,但點定食不要吃飯,含糖量極高的照燒醬、壽喜燒也要避免,提出斷糖飲食理論的不只有西脇俊二另一位日本藥科大學漢方藥學系教授姬野友美也提出相同的理論。
她在《斷糖飲食打造燃脂體質》一書中也指出,攝取過多的糖類,會讓血管、細胞老化,產生黑斑、皮膚鬆弛的情況,甚至導致疾病。
姬野友美指出,人體每消耗1克糖類會生3克水,因此,糖類也是造成身體水腫的大元兇,因此,她主張關注糖類攝取量比熱量還要重要。
只要不攝取過多糖類,讓血糖值上升,胰島素就不會把糖類轉換成脂肪,再加上適度攝取蛋白質,便能增加肌肉量,別再過度攝取糖分。
健康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資。